出行 美食 住宿 购物 娱乐 漫游
您所在的位置: 旅游资讯 > 专题文化

文创琅岐

作者:管理员 来源:官网 发表时间:2018-11-27
0

群众文化生活有肩头戏、游神、闽剧、伬唱、评话、舞狮、高跷、腰鼓、陆地行舟、摄影、歌舞、诗会、象棋、灯谜、书画等。


琅岐民间肩头戏:肩头戏是琅岐岛上一朵绽开的民间艺术之花,它是融高跷、闽剧、杂技、尺唱于一体的戏种,已有二百多年的历史。繁当逢年过节、婚丧喜庆、庙会等,肩头戏踩街,招街过市,十分热闹,为节日增添欢乐的气氛。

肩头戏别具一格,它是由20个身高体壮的小伙子组成的“台柱”,少男少女组成的演员班子和乐队班子。演员站在小伙子肩上,踩街时边走、边舞、边唱、边演。有时被群众围在中间演戏。由于肩头戏是站肩膀上演,就不用搭戏台,也能巡回演出,走街串巷,十分方便,所以为群众所喜闻乐见,经久不衰。

肩头戏技巧在于当活动“台柱”的小伙子和肩头上的演员配合默契,恰到好处,走起来必须上下保持身体平衡,步伐一致,否则就乱了套。这里就有杂技的功夫,难度也比在台上演出大的多。肩头戏在过去一般是演传统的闽剧片段,如《水漫金山》中法海和尚与“青蛇”、“白蛇”打斗的场面,还有扭秧歌、民间歌舞等短小精悍具,具有海岛特色,反映劳动人民美好愿望的节目。

在“文革”动乱期间,琅岐肩头戏疲视为“四旧”破除。党的十届三中全会以来,改革开放,百废俱兴,琅岐传统的民间艺术肩头戏在“百花齐放,推陈出新”政策感召下又出台了。每当元宵等大喜大庆的日子,肩头戏活跃在海岛村庄和街巷。演员们还结合党和政府中心工作上街宣传,深受农渔民欢迎。琅岐肩头戏在1997年6月香港回归祖国的前夕,还参加福州市庆回归文艺踩街庆祝活动,受到有关部门的领导和群众的好评。



游神:琅岐有正月“迎神”的传统习俗。琅岐游神活动一般安排在春节过后(从正月初十开始)。琅岐各乡的游神场面非常浩大,程序相当复杂,简直形成了独有的“游神文化”。

游神是道教活动的一种。道教是中国固有的一种宗教,距今已有1800余年的历史。它与中华本土文化紧密相连,深深扎根于中华沃土之中,是中国土生土长的一种宗教,“中国的根柢全在道教”(鲁迅)。道教在民间有着分布广泛的信徒和深远的文化影响力,所以道教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并对中华文化的各个层面产生了深远影响。

道教又是崇拜多神的宗教,道教崇奉的神灵种类繁多。一方水土一方神,琅岐岛每个乡村(境份)都供奉有“地头神”,如闽琅镇下岐乡供奉“金奇尊王”、上岐乡供奉“昭烈尊王”、衙前乡供奉“通济尊王”,这三乡又共同供奉着“东岳泰山王”和“临水夫人”。琅岐其他乡村也都供奉有地头神,如金砂乡“安民王、惠民王”;海屿乡“齐天大圣”;吴庄乡“灵石二尊王”;后水乡’白马尊王‘;云龙乡“刘菊尊王”等等。

每位“地头神”(大王)出游前两天的夜晚都要先进行“小巡逻”和“大巡逻”。所谓“大小巡逻”,就是清道,先请出大王麾下的“将军”、“总管”、“太子”巡视地方,回避肃静,为大王出驾作准备。大王出游前一夜要在庙宇殿堂进行 “离座”和“更衣”仪式,这个仪式很肃穆,也很神秘,小孩与女人是不能参与的。

大王出游当天中午要举行盛大的“踩街”活动(俗称溜街),表示庆贺。踩街以“高照”(写着地头神名讳的大灯笼)引导,大锣大鼓开路,紧接着是“敬神如神在”、“回避”、“肃静”等木牌;装扮成“孩仔”(大头娃娃)、“小弥勒佛”、“济公”、“保长公婆”等众多面具的人物,会同大王的“部将、总管、太子”等倾巢出动,浩浩荡荡。踩街队伍穿插有民间文艺节目“走高跷”、“划旱船”、“肩膀戏”、“十番伬”等表演,锣鼓喧天,载歌载舞,好生热闹。队伍绵延数里,沿途观众(信士们)焚香烧纸钱,大放鞭炮,大声喝彩,以示虔诚迎驾,煞为壮观。

夜幕降临,大王才跚跚登场。每位大王均由四位年轻力壮的信男抬着,左右信士簇拥着、吆喝着,抬杠到各处(过去是各家各户,现在几家几户联合)享用神宴。神宴非常丰盛,供祭品相当丰富,全猪全羊,山珍海味,四季水果,还有摆设古玩花卉,应有尽有。在供祭过程中有道士念念有词,祈求大王保境安民,信男信女则焚香顶礼膜拜。拜祭结束,大烧纸钱,大放烟花爆竹,震天动地,迎神活动也达到了高潮。

游神虽然迷信的色彩比较浓厚,但是表达了劳动人民庆贺盛世丰年,祁求新年幸福平安的美好愿望,确实增添不少喜迎新春的热烈气氛。再说道教主张“扬善惩恶”和“仁爱兼容”, 它对于人们的思维方式、伦理、道德都有很深的影响,对于现代人类的生活也有着积极的现实意义,所以对这种宗教式的活动人们不可一味地反对摒弃。当然我们应该提醒活动的组织者和参与者,要非常注意活动的安全,防止因燃放烟花鞭炮引发火灾或发生其他非常事件。 



闽剧:闽剧又称福州戏,是现存唯一用福州方言演唱、念白的戏曲剧种,流行于闽中、闽东、闽北地区,并传播到台湾和东南亚各地。明代末年,弋阳腔传入闽中,与当地的方言小调逐渐融合,形成江湖调,随后出现了演唱江湖调的江湖班及以江湖调和歌为主要唱腔的平讲班。清末,平讲班和演唱昆腔、徽戏等外来声腔的唠唠班及福州演唱儒林戏的儒林班合流,最终形成闽剧。辛亥革命后,闽剧进入兴盛时期,涌现出众多班社及有“闽剧梅兰芳”之称的郑奕奏、曾元藩、薛良藩、马狄藩等“四大名旦”。剧目有《状元拜塔》、《甘国宝》、《长亭别》、《柳荫记》、《林则徐充军》、《天鹅宴》、《丹青魂》等。闽剧主要伴奏乐器有横箫、唢呐、头管、二胡、椰胡等。打击乐器有青鼓、战鼓,大、小锣,大、小钹,磬等。 

2018年9月27日至30日,由马尾区海峡闽剧团创排的闽剧《龙台驸马》将应邀前往台湾进行公演。《龙台驸马》讲述了是南宋时代琅岐龙台村俊才林存自幼饱读诗书,赴京应考,状元及第,官至参政知事,为官清正廉洁,老有所终的故事。

从2011年初创至今,《龙台驸马》已经过了三次“蜕变”,在剧本、音乐、舞美、服装等方面都进行了全新打磨提升,最新版本的《龙台驸马》在今年7月举行的福州市第24届戏剧会演中还获得了重点扶持剧目第一名。

马尾区文体局相关负责人介绍,由于《龙台驸马》所涉及的地理人文、民俗风情等都十分具有闽江口及马祖列岛一带的特色,对于一衣带水的马祖乡亲来说尤为亲切,马祖文化处获悉,特来函邀请该剧目与另一剧目《汉宫辞》共赴马祖参加烧塔节活动。

海峡闽剧团作为马尾最优秀的民营剧团,在文化惠民上做出了不少的贡献,每年都会在马尾、连江、闽侯、长乐等地进行300余场的公益演出。他们编排的剧目都是以民间真实故事为基础,用福州方言演出,非常契合闽江口一带的风土人情,受到广大观众的喜爱。



伬唱:福州伬艺,原名伬唱,历史上民间卖唱艺人搜集散曲、小令、山歌小调,传唱戏文唱段和民间故事,以酬应堂会,或装扮陆地行舟、钱剑、高跷、台阁、马上、肩头驮、莲花落等百戏杂耍,以参加社火活动,这样积久形成的演唱形式,俗称伬唱或唱伬。

琅岐“十番伬”于清乾隆年间就由榕城传入,最早是琅岐人在茶亭街一带当工人的一班人回乡后,传授本乡青年吹奏“十番”,以后慢慢地流传于琅岐各乡村,成为群众自娱自乐的组织,至今,琅岐镇“十番伬”已达到五班。每当庙会、迎神、婚丧喜庆、重大节日活动,十番乐队就参加演奏,增添欢乐气氛。琅岐十番乐队还参加福州郊区、福州地区演奏比赛,获得好名次。 

“十番伬”琅岐民间有一定组合,每班十至十五人,平日练习演奏,如学席曲然,故俗称“十番伬”,又叫“十番鼓”。 十番者,吹双笛用紧膜,其声最高,调之“闷笛”,佐以箫管,管声如人度曲。三笛紧缓,与云锣相应,佐以提琴,锣鼓紧缓,与檀板相应,锣鼓配合,众乐齐,乃用单皮鼓,响如裂竹,所谓“头如青山降,尾似白雪点”。首尾呼应,声韵悠扬。 

十番所演奏的乐器以锣、鼓、钹、檀板、笛、箫、笙、二胡、三弦等十种中国传统的民族器乐。十番乐调植根于民间,传统曲牌十分丰富,有《万年欢》、《千秋岁》、《朝天子》、《蟠桃会》、《石榴花》、《西湖曲》、《将军令》、《南清宫》、《东瓯令》、《北云墩》等十大套。以后又有《一枝花》、《西江月》、《秦楼月》、《水底天》、《美人桥》、《升平乐》、《月中桂》、《海潮珠》等。套曲一般都有前奏、主曲、尾声等乐段,曲式完整,演奏时,管弦乐与打击乐或齐奏、或轮套,配合默契,板介严谨,节奏感强,很受欢迎。 

在赶庙会、闹元宵、踩街、迎神、庆典活动时,十番乐队着统一服装,戴礼帽,演奏十番乐调,甚为动听。有时边走边奏,每班十番乐队都有一个领班人,手提本班街头彩旗,即本班雅号。如琅岐屿十番乐队雅号“声听月楼”在琅岐岛较有名气,在历次市区十番乐队演奏中名列前茅,很受群众青睐。“十番伬”是琅岐民间文化艺术瑰宝,为群众所喜闻乐见,成为民间文艺百花园中的一朵绽开的小花。 



元宵迎灯:正月十五元宵节,是新年第一节,俗称上元节或灯节,是琅岐民间十分重视的传统佳节。

元宵之夜,除了吃元宵,琅岐人还有迎灯的习惯。所谓迎灯,就是各姓氏宗族举办的游灯踩街活动。近年来,以朱氏宗族的迎灯最为热烈。

游灯踩街场面相当壮观,走在队伍前面的是大锣大鼓,接着是显示姓氏宗族名称的“高照”(写有姓氏的大灯笼);“高照”后面便是“喜灯”。“喜灯”是报喜之灯,呈四方形,中间红“双喜”字十分醒目。这种灯只有前一年里娶亲结婚或添养男孩的人家才出。多少盏喜灯,就是这个姓氏宗族去年里有多少人结婚或生了男孩。喜灯之后是“透灯”。所谓“透灯”就是“排灯”,“T”形木制的灯架上并排着七盏灯笼。灯笼做得十分精致,有各种形体,贴上各种精美的剪纸,这些剪纸图案有花鸟,有“福、禄、喜”字样,巧夺天工;灯内点着蜡烛,光彩照人。“透灯”象征福禄满堂,全家平安和顺。“透灯”每户都要出,按各墩、各房排列成队。相连的“透灯”走起来,像闪亮的彩龙宛延蠕动。游灯队伍中还加入锣鼓队、十番乐队、高跷、舞龙、舞狮、陆地舟、肩头戏等文艺活动,有声有色,有光有影,热闹非凡。

各姓氏迎灯队伍都要从自家的宗祠正门进,侧门出,举灯向祖宗神牌致意,表示向宗祖报喜和祈求吉祥。

迎灯踩街的队伍所到之处,场面非常热烈,沿途观看的群众人山人海,大放烟花鞭炮,喜气洋洋,为新年第一节——元宵佳节增添无限喜庆。

迎灯结束之后,出灯的人要亮着灯笼回家;到家了,放了鞭炮,才能吹熄灯笼。取下灯笼,保存好,等待明年再用。一切完毕,还要吃上一碗“太平面”,表示一家红红火火、平平安安、顺顺当当,大发其祥!



陆地行舟:又叫游船舞、跑旱船、湖船舞。自宋代传入马尾一带,至今仍较流行。由男女演员2人,一扮渔女,一扮艄公或渔婆,两人腰间系一条薄红绸,徐步街头,作水上荡舟的种种姿态。

1997年,琅岐还有传统的陆地行舟,彩舟镶以五彩灯光,舟隔三堵,一小生坐中堵专唱、两花旦在前后堵划桨表演,由八人肩扛,前后上下摇晃,恰似波澜起伏。马尾境内每逢喜庆节日常有陆地行舟上街演出。

为民间传统街头文艺演出形式之一。用竹竿、木棍扎成舟形,四周用彩布贴上花边。舟长1.3米,宽0.6米,系在腰间。多见二人同演,女演员扮成俊俏少女,男演员扮成艄公,民族乐队跟随伴奏。

民间娱乐旧俗。流行于福建地区。一种活动于地面的划船表演,一般在巧取豪夺时举行。船以木板为底,旁围彩纱,装锦为舟形,中间有歌童舞女,作摇桨动作,边歌边舞,行于街上。


送“粉汤”:每年农历正月初二,琅岐各乡村车来人往,川流不息,喜气洋洋。人们身着新衣,手提礼物串门走亲戚。特别出嫁的妇女都要带上丈夫、小孩回娘家拜年,这就叫“送粉汤”。

带上礼物,表示尊重与礼貌。过去“送粉汤”,“粉干”(或“线面”)和猪肉是不能少的,现在时尚带糕饼、水果、饮料、保健品之类,也有很多人不带礼物而带钱(红包),图方便实惠吧。

女儿回娘家,见了父母,送上“粉汤”,也要到伯叔等长辈家拜年,送上“粉汤”,表示对长辈的尊敬。而主人长辈们这一天也都会在家热情款待,大厅桌上摆满福橘、糖果、瓜子之类。主客互贺新年、作揖寒暄之后,主人便端上一碗热腾腾的“太平面”。客人吃了“太平面”,就用“饼包”或“红包”意思意思,俗称“压碗”。

这一天,主人家还设宴款待,宴席丰盛,觥筹交错,热情洋溢。伯叔长辈多的人家,一天里来客真是应接不暇。饮水思源,女儿出嫁不忘娘家养育之恩,不忘伯叔关爱,这个风俗体现尊老美德,体现社会和谐,值得提倡与继承。


乞巧节:七月初七,是牛郎织女鹊桥相会的日子,这一天喜鹊都飞到天上,为牛郎织女架桥相会。这个神话故事家喻户晓,反映古代劳动人民追求婚姻自由的美好愿望。七月七夕,琅岐民间叫“乞巧节”或“结缘节”,妇女以“七”字作为巧的象征,祈求有一双巧手,并摆瓜果七盘、茶杯七个,香七柱、针七枚、丝线七色,伏地穿之,以能否穿过及时间快慢来夸其手巧。 

在这一天,家家户户都要炒蚕豆、花生互相馈赠,以豆结缘,表示邻里和睦,友好相处。更深夜静,大家在庭院里,月光、繁星之下,一边吃蚕豆,一边仰望天上银河牛郎织女星,大人给小孩讲述牛郎织女故事,谈天说地,童趣盎然,其乐融融。据说七夕,牛郎、织女鹊桥相会上,双方落下眼泪,化作小雨,所以七月七夕当天都会下小雨,民间叫“相思雨”。